close

北京國際金屬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,參觀者用相機拍下讓自房屋貸款己印象深刻的金屬藝術作品。
  本報情趣用品記者 和冠欣攝
  本報記者 陳濤
  矩形籠底部,破繭而出的蝴蝶正欲撲棱稚嫩的小翅往上飛;籠內外壁腰部,歷經千辛萬苦重生的小蝴蝶愜意地匍匐其上小憩;籠子頂部卻早已是一幅美麗蝴蝶翩然起舞的升騰景象。“蝶破繭”、“蝶重生”、“蝶翩翩”,三部曲一氣呵成。如此輕盈,全為鋼造。昨起,“網站優化2013第三屆國際金屬藝術展”在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館呈現世界金屬藝術的跨界可能與最新靈感。
  國際金屬藝術展創辦於2009年,採取雙年展形式,目前已成為國內外金屬藝術業界作品展示、交流的高端學術平臺。本屆展覽以“跨界·實驗”為主題,共邀請到來自瑞典、德國、荷蘭、澳大利亞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中國臺灣、中國香港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184名藝術家的458件作品室內設計參展,其中不乏跨文化、跨學科、跨材料的金屬藝術精品。
  有意思的是,雖然同為金屬材質的當代藝術,你卻依然能較容易看出哪些出自國內藝術家之手,哪些系洋設計師所為。前者的作品傾向融入情節與意境,咖啡機而那些洋設計師更願意傳遞符號化理念。
  瑞典哥德堡大學珠寶首飾專業客座教授卡琳·約翰遜的首飾作品《抽象的城市——白色的角落》,將繁華的都市抽象為一條項鏈。“我們的城市充滿了印在我們腦海裡的視覺片段,一個顏色,一種氣味,一座建築的細節都可以成為表達我們對居住空間知覺的抽象形式。”他希望這件融合了金、氧化銀、琺琅和丙烯酸等多種跨界材料的作品,能讓人們像穿戴項鏈那樣熟悉並愛護自己的城市。
  事實上,金屬藝術展上的首飾件兒已不再只是飾物,而成為一種抽象化的媒介。來自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影山公章同樣借用了跨界材料,由鐵、18K金和聚氨酯樹脂構成的《山櫻花》,向參觀者傳遞著“首飾形同人與人交流媒介”的理念。創作者認為,首飾就像一個存在於身體內部和外部之間的交換機,通過它,也能同他人、社會和自然交流。
  而在國內藝術家張建瑋看來,每每製作一件金屬藝術品就形同完成一次藝術洗禮,“當把木頭、竹子等偶然拾得的材料與金屬結合後,你會發現,原本堅硬、冰冷的金屬也流露出東方美學。”這一點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衛昆的作品“漢龍”里得到十足體現,他從中國傳統圖騰文化出發,運用骨骼再現只存在於人們想象中的龍的形象。雖然只是一副骨架,卻絲毫沒有削弱它的威嚴形象。
  這種給金屬藝術蒙上一層神秘面紗的做法,也獲得了主流藝術界的認可。由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唐夢驥、趙新月合作完成的《重生》,用螺紋鋼、不鏽鋼兩種最堅硬的材質表達曼妙蝴蝶破繭而出的意境,便收穫了絕大部分評委的好評。“從某種層面說,中國創意還略勝一籌,如果工藝上再提升些,那就完美了。”一位外籍評委不吝溢美之詞。
  有意思的是,一些設計師還親到展場做起了“點子”生意。畢業於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的南娜·梅蘭德帶來“蜂群”——作品中有成百上千架大小不一的金屬“飛機”,組成如同蜂群聚集的場景。藝術家在現場用蹩腳的中文販賣起作品上的小飛機,她說,當人們帶走一架飛機,便成了這件藝術品的一分子。
  作為北京文博會系列展場之一,本次展覽還緊扣“首都設計創新提升計劃”的基本要求,邀請了10位來自英國、瑞典、日本、韓國、美國的知名國際藝術家、設計師、教育家舉辦學術講座,介紹國際金屬藝術的最前沿。
  本次展覽由中華世紀壇管理中心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、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共同主辦,也得到了20多所中外高校的合作支持,將展至本月15日。  (原標題:粗笨鐵器“邁開”輕盈舞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t27gtzx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